豫农908(豫审麦20210040、皖引麦2021003、苏引种2021第135号)
咨询电话
0371-55018318
突出特点: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强筋优质
一、品种来源
豫农908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亲本组合为DH(新麦26/周麦23),综合运用常规育种+双单倍体育种 (DH)+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抗病性接种鉴定+就地一年四次加代技术+抗病性和品质平行测定筛选等先进技术,定向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中早熟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二、特征特性
1. 高产、稳产 产量三要素协调
(平均亩穗数41-43万,穗粒数38-41粒,千粒重45-47克),丰产性突出,高产田产量水平650-750 公斤 /亩。2018~2019年度参加河南省强筋A组区试,平均亩产680.5公斤,比对照百农207增产10.8.0%,极显著,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10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100%。
2.抗寒、抗病、抗倒、抗干热风
半冬性大穗型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29.7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0.4天。
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长宽内卷,苗势壮,冬季抗寒性好,耐春季低温能力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亩成穗数较多。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略迟。株高 69.5 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
株型紧凑,旗叶短宽上举,穗下节短,蜡质层厚。穗层整齐,长方型穗,穗大均匀,小穗排列紧密,结实性较好。根系活力强,耐旱性较好,抗干热风,耐后期高温,转色顺畅,落黄好。
201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害接种鉴定结果:对条绣病、叶锈病中抗,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中感。
3.优质强筋
角质,粒饱、粒匀,黑胚率低,容重高,出粉率高,携带Ppo-A1b 和Ppo-D1a两个低活性多酚氧化酶基因,面白,食品白,属非1B/1R易位系,携带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7+8、Glu-A3d。
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河南省强筋组区试抽混合样结果为:容重789g/L,蛋白质含量14.9%,湿面筋含量30.4%,降落数值443s,沉淀指数80ml,吸水量61.0mL/100g,形成时间10.4min,稳定时间14.1min,弱化度63FU,硬度70HI,出粉率71.9%,能量90cm2,最大拉伸阻力403EU,恒定变形拉伸阻力286EU,延伸性165mm,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GB/T 17320-2013)。适合加工优质面包、优质面条、饺子粉、方便面等食品或者配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4.适应性广
参加河南省强筋区试A组10点次试验,10点次增产,增产点率100%,区试主持单位稳产性分析:变异系数(CV)9.01%,适应度100%。适合在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高中水肥地块中茬种植。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
10月8日-25日。
2.播量
高肥力地块亩播量9-10公斤,中低肥力10-12公斤,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公斤播量为宜。
3.平衡施肥
全生育期每亩施肥量为:有机肥3000公斤,纯氮14公斤,磷(P2O5)10公斤,钾(K2O)7.5公斤。氮肥底肥与追肥的比例为5:5,拔节期施肥。
4.灌水
要保证孕穗、灌浆等需水关键期的水分要求。
5.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应在拔节期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8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白粉病。在扬花初期若天气预报有降雨时,注意在雨前防治小麦赤霉病,每亩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毫升+ 25%戊唑醇乳油20毫升兑水30公斤对准穗部均匀喷雾防治。